罗大佑基本信息:
中文名:罗大佑
别名:不详
外文名:Tayu Lo
身高:172cm
体重:不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巨蟹座
血型:O
出生日期:1954-(甲午-)7-20  
出生地:台湾省台北市
职业:歌手,音乐人,作家
毕业院校:台湾中山医学院
经纪公司:北京百娱时代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早年经历
1954年罗大佑出生于医生世家,5岁便开始学习钢琴,毕业于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医师高考及格。
1972年,参加学生乐队担任键盘手,从此开启音乐演艺活动的脚步。
演艺经历
1974年为卫道中学学长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做曲。同时期创作歌曲《乡愁四韵》。
1976年创作歌曲《神话》并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还为电影《走不完的路》创作歌曲。
1979年发表歌曲《痴痴的等》、《恋曲1980》,收录于首张专辑《之乎者也》中;同年,创作并演唱《摇篮曲》、《盲聋》。
1980年大学毕业之后在台北一家医院放射科工作,但最终因对音乐的热爱难以割舍,辞职成为职业音乐人。为电影《搭错车》创作插曲《是否》、《一样的月光》和主题曲《酒矸倘卖无》。同时期创作《光阴的故事》、《将进酒》、《走不完的路》《青春舞曲》、《鹿港小镇》。
1981年首度担任唱片制作人,制作歌曲《童年》,崭露头角。
1982年4月21日,在台湾出版首张创作专辑《之乎者也》。
1985年协同张艾嘉、李寿全等创作完《明天会更好》后离台赴港发展。
1986年于港发表歌曲《东方之珠》并为电影《海上花》谱写同名主题曲。
1987年于纽约获得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后定居香港,自组录音制作公司,以创作电影音乐为主。
1989年第一张电影音乐专辑《衣锦还乡》发行,推出情歌选辑《告别的年代》。在香港的《东方日报》撰写专栏。
1990年于香港成立“音乐工厂”,为电影《衣锦还乡》担任配乐,获得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配乐奖。与黄沾合作的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电影主题曲奖”。与岑建勋、梅艳芳等赴美为“民主歌声献中华”巡回演唱会演出。黄沾首张专辑《笑傲江湖》由音乐工厂负责录音工程,罗大佑与黄沾合力制作,在台发行一周便突破30万张销售量。
1991年,重新填词《东方之珠》,并推出群星版和独唱版两个版本;同年,粤语专辑《皇后大道东》首先在港发行,囊括香港三大排行冠军,四首歌曲进榜。同年返台发表专辑《原乡》。与黄沾合作的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再度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主题曲奖”。随后为电影《滚滚红尘》制作配乐。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音乐初夜”演唱会。
1992年粤语专辑《首都》发行。歌曲《火车》获得了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亚洲最佳录影带奖”,并获得第4届金曲奖的“最佳单曲歌唱录影带影片奖”及“年度最佳单曲奖”。制作电影《双镯》的主题曲《似是故人来》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主题曲”奖。
1993年与台湾、香港两地的歌手在国父纪念馆举办“音乐初夜”演唱会。获得了新加坡第1届醉心金曲奖的“十年风云人物荣誉”大奖。并获第3届中时晚报唱片评鉴大奖的“最佳专辑”及“最佳制作人奖”。
1995年结合台湾多位幕后合音人员,制作推出罗大佑与OK男女合唱团合作的台语专辑《再会吧!素兰》,举办了十三场台湾庙宇全省巡回演唱会;同年,出版《罗大佑自选辑》。
2000年赴上海、杭州、南昌、昆明举办“世纪巡回演唱会”。
2002年《昨日遗书》于北京发行。同年于北京首都体育馆登台,举办“围炉音乐晚会—相约海峡两岸音乐人演唱会”。
2004年于香港红墈体育馆举办两场“搞搞真意思演唱会”。同年于台北、高雄、台南、新竹、台中举办睽违多年的“罗大佑台湾巡回演唱会”。偕同赵传、张震岳于南京、深圳举办”英雄本色”演唱会。
2005年罗大佑发行新专辑《美丽岛》。
2009年加入“纵贯线SuperBand”与李宗盛、周华健与张震岳等,展开一年世界巡回,走遍42个城市,完成48场巡回演出。推出《北上列车》、《南下列车》。
2013年3月罗大佑加入《中国最强音》,担任该节目的导师。
2014年6月罗大佑加盟《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担任该节目的导师。后在2014年6月,罗大佑离开《中国好声音》,顶替罗大佑的人选是齐秦。
2015年6月20日,罗大佑在彭佳慧《越爱越勇敢》演唱会上作为嘉宾与彭佳慧合唱《是否》。
2017年7月25日,于台北ATTSHOWBOX举办新专辑全亚洲发片记者会。7月26日,罗大佑第8张个人专辑《家III》由种子音乐全面发行。10月14日,华语乐坛殿堂级大师罗大佑在台北小巨蛋开启“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个人巡演。11月26日,录制江苏卫视《不凡的改变》。12月31日跨年夜在凯迪拉克中心举行“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北京演唱会。
个人生活
第一度婚姻:1999年罗大佑与相恋11年的李烈结婚,而且成婚过程很浪漫,但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一年半就结束了。
第二度婚姻:2010年9月,罗大佑在巴厘岛与Elaine结婚,2012年8月15日罗大佑升格当爸,妻子Elaine顺利诞下女儿。
获奖记录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16第35届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华丽上班族》(获奖)
▪2013第23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高海拔之恋Ⅱ》(提名)
▪2010第29届最佳电影配乐奖《复仇》(提名)
▪2006第25届最佳电影配乐奖《黑社会》(提名)
▪1994第13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东方三侠》(获奖)
▪1993第12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梦醒时分》(提名)
▪1992第11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双镯》(获奖)
▪1991第10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滚滚红尘》(提名)
▪1991第10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天若有情》(提名)
▪1991第10届最佳电影配乐奖《天若有情》(提名)
▪1990第9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我在黑社会的日子》(提名)
▪1990第9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八两金》(提名)
▪1990第9届最佳电影配乐奖《八两金》(获奖)
▪1990第9届最佳电影配乐奖《滚滚红尘》(提名)
▪1990第9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阿郎的故事》(提名)
▪1987第6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海上花》(提名)
台湾电影金马奖
▪2005第42届最佳电影原创音乐《黑社会》(提名)
▪2005第42届最佳原创歌曲《黑社会》(提名)
▪1990第27届原创歌曲奖《滚滚红尘》(提名)
其它奖项
▪2017-09-24最爱金曲榜音乐盛典“最爱金曲奖”(获奖)
▪2017-09-24最爱金曲奖“金曲至尊创作人”大奖(获奖)
▪2016-04-15第20届全球华语榜中榜“年度最佳电影音乐创作人”(获奖)
▪2016-04-15第20届全球华语榜中榜“华语乐坛至尊音乐人”(获奖)
▪2010第3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音乐奖《复仇》(获奖)
▪2010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原创音乐《复仇》(获奖)
▪2009年度一听音乐榜特别推荐现场艺人(获奖)
▪2009流行音乐界评选新百大专辑-再获第一《之乎者也》(获奖)
▪2009金榕树音乐大奖最佳现场(获奖)
▪2009东南劲爆音乐榜华语乐坛杰出贡献奖(终身成就奖)(获奖)
▪2007华语音乐传媒盛典风尚音乐贡献奖(获奖)
▪2005华语音乐传媒盛典最佳国语专辑《美丽岛》(获奖)
▪2003第4届中国金唱片(CGRA)艺术成就奖(获奖)
▪2001第1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获奖)
▪19941975年——1993年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第一《之乎者也》(获奖)
▪1993第3届中时晚报唱片评鉴大奖最佳制作人奖(获奖)
▪1993第3届中时晚报唱片评鉴大奖最佳专辑(获奖)
▪1993新加坡第一届醉心金曲奖十年风云人物荣誉大奖(获奖)
▪1993金鼎奖最佳作词奖《大地的孩子》(获奖)
▪1992MTV音乐录影带大奖亚洲最佳录影带奖《火车》(获奖)
▪1992金曲奖最佳单曲歌唱录影带影片奖《火车》(获奖)
▪1987金嗓奖最佳作曲奖《意乱情迷》(获奖)
▪1987亚洲最杰出艺人奖(获奖)
亚洲电影大奖
▪2010第4届最佳原创音乐《复仇》(获奖)
社会活动
1991年,为癌症病童慈善义演,与梅艳芳、李宗盛等台、港歌手于香港利舞台举行“搞搞新意思”演唱会。
1994年,在台举办“东南西北大对决──何谓民歌”讲谈会,引发媒体大众及消费者对民歌所带来影响的重视。
2015年4月23日,罗大佑亮相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
人物评价
台湾流行乐坛教父。他的出现是台湾乃至整个华人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罗大佑作品的批判和社会启蒙意识、大时代感以及摇滚与东方美学的结合,堪称华语乐坛的丰碑!(华语金曲奖评)
我觉得罗大佑是个时代性的歌手。很少歌能流传超过三年的,但罗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为历史,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物”,让大家在想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标就是像罗大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教父”。(周杰伦评)
罗大佑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他创造了台湾音乐的一个历史阶段。他的创作内容都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描述。他是时代造就的英雄,敢于揭露社会的一些现象,他是真正的台湾音乐界重量级人物。(李宗盛评)
罗大佑的歌以批判为主,有时候听他唱歌骂人也很过瘾,从罗大佑的歌中我学到的是唱歌要真实,贴近生活真的很重要。(齐秦评)
罗大佑的音乐是非常有深度的,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而且他的思想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他有与人不同的见解,而且他的表达方式也非常非常的特别的诱人,如果我来形容他,他应该是一位奇才。奇特的奇,奇特的才能。(苏芮评)
通过罗大佑的音乐,可以在歌声中找到10年前的自己,他的歌适合在很个人的空间中,安静地去面对和回忆,罗大佑是一个人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摇滚的、哲学的、理性的,另一个则是伤感的、脆弱的、柔情的。(白岩松评)
罗大佑就像是一代人青春时代的一个符号。(窦文涛评)
罗大佑在音乐上面很多的坚持,他批判的那个精神一直没变,待人处事直接的态度都很欣赏。(张震岳评)
罗大佑是一个摇滚和乡村音乐的结合,加上他用中文演唱,他的音乐中有一股朴实感,而且他给周围的人带来一种严肃的话题,人们愿意谈论他的歌词,讨论他的演唱方式。而且,他不做作,在严格的制作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就像鲍勃·迪伦一样,你永远会讨论他的音乐,但不会去讨论唱片的封面,谈论谁是制作人,而是关心他的音乐的意义,他是把歌曲从文学、旋律的组合上升到一个特别严肃和庄重的层面,他让流行音乐可以讨论历史、政治,甚至身世。他影响了很多人,很多人因为他拿起了吉他。他让人们觉得音乐是一种可以上不封顶的东西。(崔健评)
罗大佑这个人与同时代的歌手是不一样的——他有话要说,对听众有一种莫可名状的震撼力。(陶喆评)
罗大佑的歌曲里边有责任,有思索,所以他的东西流传得久,叫流传而不是流行。他告诉我们说写歌不光是情爱,他把很多社会的内容很多的题材都放进歌曲里边,这一点是只说情爱的歌坛需要去反省的。(卢庚戌评)
讲流行音乐写作,只拿罗大佑一个人,基本上就可以讲出流行乐写作各种各样的技巧。罗大佑在整个华语流行音乐上创造的高度,从内容到形式,就是从艺到术,都是无与伦比的,唯一小小的缺陷就是他本人的嗓子不够好。可是有一点也很奇怪,他嗓子不够好,他自己唱的那些歌,他每一首歌一定有一两个地方是音不准的,可是又不觉得他有什么问题,所以可见这个音要准或者嗓音要怎么怎么样,其实是第二位的,因为他自己写的歌,他自己完全心里头充满了对它那种契合、默契。(高晓松评)
罗大佑的歌词和他作的曲的契合度特别高。他写的歌词很少有让人听不懂的地方。实际上他挺温和的,他的叛逆的一面可能也随着时间消退了。(成方圆评)
罗大佑把个人的迷惘、失落、爱情都看成是天大的事,既是天大的事,就要用很多创造性的面向去看待,始终是沉郁而孤傲的,时时把整个时代挑在肩上,连情歌都满是沧桑的伤痕。(詹伟雄评)
罗大佑的歌感染了很多人。抛开文化内容不谈,罗大佑的歌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创造了独特的语言形式,这使他达到了艺术家的高度。包括他的音乐、他的旋律,永远是中国和欧洲的民歌民谣掺在一起来的,没有人比他更杰出,“小河弯弯向东流”,完全地道中国的五声音阶,可一唱完这段,“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就变成西方的写法了。听到《追梦人》时我觉得罗大佑是真的进入新境界了,尤其是歌词,“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你的笑容”,没有任何道理,连文法都不通,但就那么好。“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把男女之间那种温柔写透了,人生是很平常的,高明的是把美感写出来,而不是写细节。(金兆钧评)
很多人喜欢罗大佑,是因为罗大佑曾陪伴着他们的青春成长。对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来说,他是知音和朋友;对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来说,他是青春的代言人和心灵偶像;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来说,他是音乐家,更代表一种文化;而对于流行音乐人来说,他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一个希望追寻超越的典范。(凤凰新闻评)
罗大佑是流行音乐的黑衣教父,在中国,没人能取代他的地位。他就像一座里程碑屹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自己、为别人创作了无法计数的经典;而他所开创的带有摇滚色彩的音乐、深刻而儒雅的歌词,都是永远无人能及的。在音乐上,罗大佑从早期校园民谣的形式,到后来吸取各种西方音乐形式,一直走在时代前头。在歌词上,罗大佑的造诣最深。他如果生在古代,绝对是个诗人。每次听他的歌,总能找到想要的感动。(中国网评)
罗大佑是华语音乐教父,但在台湾金曲奖上他是一个过客,只留下过匆匆一笔。他作为一家唱片公司老板,过多的行政事务是他分身乏术而无法专注创作,而填词人林夕与意大利编曲家花比傲的加入,使之前“纯罗大佑”的风格的音乐不再。由于罗大佑个人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深远影响力和时代使命感,因此被众多后辈音乐人誉为“音乐的灯塔”。(网易新闻评)
罗大佑的《之乎者也》彻底改变了聆听中文流行歌曲的方式。罗大佑自己的音乐历程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缩影,是他把西方摇滚乐的精神和中国传统文人的批判精神比较系统地带入流行音乐,他自己也经过从“黑潮时期”的抗议歌手到转向香港成为大众歌手的转变。(搜狐网评)
他的音乐作品几乎每首都成为经典之作,而因演唱他的歌曲而成名的歌星也不计其数。(大众网评)
罗大佑的作品对华人世界的影响不止于音乐。罗大佑将流行音乐做成了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符号。作品中清晰呈现的社会与人文信息,歌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旋律中的自由与创新,首首都推动了一扇古老巨门的开启,使我们在音乐之外,看见了一个更开阔而诚实的视野。从20几岁开始写歌,四十多年来,罗大佑见证了台湾的不少运动,看着从威权统治转向民主,也见证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变迁,看着一代一代的新人辈出。他把复杂的东西做得大家容易接受,让流行音乐也能承载严肃的理念,去开启明智,去实现一些沉甸甸的理想。在罗大佑的歌里,你能听到思维的高度,心灵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一个创作者的态度。(凤凰网评)